歡迎訪問勞保網!
服務熱線:0516-82025050
?
????去年中國鞋年產量高達60億雙,相當于世界人均一雙。但是這樣的成績并沒有讓鞋企老板們感到欣慰,反而個個神情凝重。“幾個月前我們接到國外一家大企業120萬雙皮鞋的訂單,對方提出的價格是每雙3.2美元,我們算了一下肯定虧本,不曾想他們拿到其他地方去做才2.9美元一雙。”奧康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振滔對記者說。
??? 這場在國內演繹得如火如荼的“價格戰”目前已燃燒到了海外市場,許多中國鞋企低價競爭,自相殘殺,有的企業為了生存,明知道沒有利潤,甚至賠本也得接單。形成了“出口數量上升,經濟效益下降”的不利局面。溫州鼎豐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林晨說,做鞋成本的核算依據并不是鞋子本身的成本,而是看市場行情來定。產品有市場,價格就可以定高些,否則自然要降價。現在做鞋子已經屬微利,價格一年不如一年。
??? 不少企業指出,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要防止同行間的自相殘殺,首先得加強行業有效的規范和自律。有人建議說,由行業協會出面,對出口鞋限定一個最低價。
??? 但從實際運作看,這一招卻未必能奏效。
??? 像溫州的打火機行業,就曾經在1994年做過嘗試,當時溫州打火機出口價連1美元都不到,后來煙具協會制訂“規矩”,最低限價2美元,低于這個價的,所有配件企業拒絕提供貨源。然而好景不長,由于“新生代”企業不斷冒出,為了迅速切入市場,根本顧不上“老規矩”,沒有多久,“規矩”自然消亡。
??? 而制鞋企業一致的看法是,中國鞋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,增加產品附加值,提升整體形象。企業家們建議,在創牌過程中,企業可以一步一步逐級上升。比如先創區域性的知名品牌,然后再創國內品牌,待條件成熟后進軍國際品牌。針對目前業內現狀,大家提出,有條件創牌的企業要擔起責任,提高制造能力,帶動其他企業走名牌興企之路。對于那些目前還不具備創牌條件的企業來說,可以聯合起來先把企業做大,或者先替國際、國內名牌做加工發展企業。
??? 根據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的規劃,在未來10-15年中,要力創3-5個國際名牌,把“制鞋大國”建設成為世界制鞋強國。
上一條:西寧市整改“軍”字號鞋服用品
下一條:浙江出口鞋企大打“匯率戰”
手機訪問
微信公眾號
蘇ICP備06002411號-1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蘇B2-20160049
客服熱線:0516-82025050 傳真:0516-85587990
Copyright ? 2003 - 2021 江蘇中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