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
2008-01-17
來源:中國勞保網
編輯:admin
瀏覽次數:60
有毒物質的存在十分廣泛,在科研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到產品,從中間產品到副產品,從使用的各種化學藥品到廢水、廢氣及其它廢物等很多。因此毒物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、皮膚和消化道。
一、呼吸道:是毒物進入人體最主要、最常見、最危險的途徑。
毒物在科研生產中以氣體、蒸汽、煙、塵、霧等形態存在的,其中氣體、蒸汽為分子狀態,可直接進入人體肺泡,而煙、塵、霧的粒徑小于5微米,特別是小于3微米時,可直接被吸入肺泡。
人的整個呼吸道具有很大的呼吸能力,所以對毒物的吸收很迅速,并且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毒物,不經肝、臟的解毒作用,直接經過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。
大于10微米的微粒,經鼻腔和上呼吸道阻留,進入不到人體。
二、皮膚:皮膚吸收有多種方式,通過無損傷皮膚;經皮孔、經皮汗腺;經毛囊及皮脂腺。
經皮表面是皮膚吸收的主要方式,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毒物易通過皮膚表面被人體吸收,如苯、有機磷化合物等。
毒物經皮膚吸收的數量與速度,除與脂溶性和水溶性濃度等因素有關外,還與作業環境的氣溫、濕度,皮膚損傷程度和接觸面積等因素有關。
三、消化道:在科研生產中毒物經消化道進入人體是極少見得,一般是由于誤服造成的。
由于呼吸道進入的毒物有部分粘附在鼻咽部位或混在分泌物中,借吞咽進入消化道,或由于不好的衛生習慣或在使用毒物的實驗室、車間飲食、吸煙、用污染的手取食品造成毒物進入消化道。